市场任何震荡都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向上。
结构性牛市的特征,主要表现就是板块更迭和市场变换。不变的是永恒的变化,逻辑和道理在我们股市中是一个真理。大家不要总希望市场上涨或不涨,顺应是最好的应对策略。
对于当下的市场而言,我上次已经跟大家沟通过了,从“十四五”跨向“十五五”,中间一定有一个分水岭。也就是说过去一段时间,持续上涨的股票和热点,有可能会被“十五五”时期被新的赛道和热点取而代之。
大家说,科技股最近一周跌的比较深,未来还能不能再涨?科技牛行情还是不是依然在?
我们首先药肯定科技才是未来。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你会发现很多传统生产关系被打破,原来我们所说的劳动力价值,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要被机器人所替代,决定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命运导向,就是看我们的科技实力。
所以在美西方不断投资创新科技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各国主力资金,也就是政府基金和一些民间机构资金,都会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投入。我想对于全球而言,这股科技力量所诞生的财富机会不会到今天就戛然而止。
尤其是中国,我们成为贸易大国、制造业大国后,未来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在科技上,尤其是自主科技道路上进行更大的投资。也就是说,未来A股有重要的融资目标,就是为“十五五”期间,重点扶持的创新科技企业继续提供融资机会。
在“十四五”时期,像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科技,我们都已获得了比较大的财富机会,只要你投这些科技赛道股,过去5年,你的投资生涯应该画一个感叹号。如果未来5年,你能够抓住科技成长,尤其是人工智能科技成长新标的,你就要画第二个大大的感叹号。
人生是一场冒险,尤其在投资世界,它是一场智力竞争,也是一次投资冒险。
很多事情是你未知的,但却能感知。所以作为优秀投资人,前提是我们要有感知力,能感受到未来科技对社会的主宰能力。哪些科技会对传统经济形成改变,会对现有经济会形成拉动,或对未来经济形成推动,这些是需要我们感知的。
所以投资是你在投资未来,科技概念股就是给我们创造未来的感知的调动,我觉得未来真正的价值不一定体现在劳动力本身,而是体现在人的创造力上,就是一个人你越有创造力,你对科技感知力就越强,而不是在重复手工劳动中,去感受投资带给你的机会。
我是这样想的,有时候重复去做一项工作,会限制你的思维和创造性,当你真正走进投资世界时,会发现每天接受的信息都不一样,你每天思考的有价值的方向也不一样。
所以投资对一个人很有挑战,你要接受这种挑战,并且希望在挑战中获得新发现。我觉得停留在传统的意义上,再重复和总结过去丝毫没有意义。而是要大胆发现,不断前行和探索,这个才是当下我们作为投资人,在A股需要补上的功课。
如果大家还停留在传统技术指标上,技术学得再精,也无法与量化机构抗衡。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是大家去发现科技市场中的新生命力,并不要试图通过短线交易去获得短差,而是当你发现一个新的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赛道时,把资金往里一放,我认为在两三年内会给你带来丰硕的收益。
可能在实体经济中一个科技赛道要孕育很久,但在虚拟市场中科技赛道的布局成长拉升,我觉得大概在两三年三五年周期就完成了,所以每三五年就会给我们带来一批新的成长型科技股,我们为什么不去把握呢?
实际上,大家根本不需要问科技牛市还能牛多久,我告诉大家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牛会一直伴随我们牛下去,甚至比我们想象还要牛。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在每个时期拽住这些牛股的牛鼻子,一起搭上这一波上涨的列车。
短周期看,前期一些上涨过猛的科技概念股,一定要经过一次回调整理,这是市场目前震荡的主要因素。未来还会有新多主力介入“十五五”时期科技概念股,这才是我们需要介入的。
在市场震荡时大家要关注什么?就是市场稳定因素是要发挥作用的。因为科技股一下跌,存量资金一砸盘,增量资金还没入场,市场肯定要动荡,这时候市场一定要启动稳定市场的筹码,这些筹码在哪里呢?我觉得要特别关注“十五五”时期中国有两个新:一、新基建;二、加强新城镇化建设。
我认为,在这段时间稳市场的主要核心还是来自“十五五”出台的新消费政策,不排除前期一度低迷的消费概念股,包括房地产以及上下游一些产业链条的低估值概念股,有可能借并购和重组机会掀起一波上涨浪潮。
所以市场在进行赛道的切换不是不允许震荡,而是震荡后我们要跟主力同步调仓换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