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节前倒数第二个交易日,明天就是十一长假最后一个交易日,所以今天我们跟中方信富的客户做个十一后的市场分析与预测,为什么要跟大家来做一下市场分析?
因为最近好多投资人提出同样的问题,担心在7-9月,也就是说整个三季度A股出现如此强劲上涨后,会不会在四季度出现冲高回落?尤其是很多科技创新股,像新能源、光伏,包括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明显出现了技术性泡沫。10月份到年底,会不会演绎砸盘的走势?
再加上现在地缘政治不稳定性,对于中长期持股信心还是带来了一些打击。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到来过程中,好多投资人在想到底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今天我知道好多投资人借着市场拉高之机已开始部分减仓了,明天A股能否继续给大家发节前红包?A股还会不会像今天这样全面上涨?如果A股市场连续向上形成强势攻击,对于十一之后的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0月份之后市场到底有没有风险?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结构性牛市依然存在,但四季度将发生持股结构转变】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的是,10月份,我认为市场会存在着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但随着三季度主力资金在创新科技概念股上的强力推升,A股的结构性牛市将会在四季度发生持股结构转变,结构性牛市依然存在。但我刚才说持股结构发生转变的条件下,您的投资组合配置如果不跟随同步转变,四季度你依然无法把握结构性牛市的上涨机会,就像三季度市场行情如火如荼,上证指数大涨500多点,科创板指数和创业板中的一些成长型龙头涨幅远超过上证指数涨幅空间。部分创新科技股不但翻倍,甚至有很多个股翻了几倍。牛市特征在创新科技赛道上表现得十分充分。
但我们在去年9·24行情所追涨的和跟进的部分低估值国资央企股,在这一轮行情中表现平平,甚至对大盘股指还产生了进一步压制,比如银行股从7月中上旬开始,对于市场形成阶段性压制。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银行权重概念压制,上证指数到今天为止恐怕早已突破4000点高度了。所以我们说在结构性牛市中,你是一念成佛,也可能一念成魔。如果你这次押对了创新科技概念的一批强势个股,这一波上涨红利,不管是资金推动还是政策助力,我认为都可能会成为你2025年绝佳的投资收益机会。但如果你押错了,押在银行,押在了部分前期低估值国企概念股上,恐怕这一波的收益会大打折扣。
到今天为止,好多投资人问四季度行情还会不会继续了?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办法一句话说清楚,只能说结构性牛市从2019年到现在始终在继续,但给大家的整体感觉是A股从来就没有像样的牛市出现,上证指数连4000点都无法突破,我们怎么能确认是牛市?可是你知道吗?在漫长的结构性牛市中,很多科技概念股都已经走出了超级大牛市,尤其是科创板一些具有科技创新龙头效应的股票早已飞升上天。
今年寒武纪被称为智能AI龙头,最高达到1595.88元,它从前期200块钱,2024年9月24号行情第一波突破,然后形成一次对于年线的回踩,第二波就是在2025年7月份,主升浪行情一举将这只个股从500元推升到1500元,将近1600元,股价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茅台10年的成长历程。
好多投资人不理解寒武纪看起来公司净利润也并不十分突出,为什么这只个股会成为科技板块中的又一个茅台?这就是创新科技成长的特征,也就是说茅台大家要看它的财务报表,但创新科技尤其是智能AI大家要看它的成长性。
今年茅台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反弹空间,但类似像寒武纪一大批的创新科技概念在市梦率的推动下,早已经被市场资金炒得翻天覆地了。
大家说寒武纪到1595.88元历史新高后,还有没有继续上涨空间?我们认为寒武纪应该是2025年科创龙头,到1595.88元这个位置冲高回落,反复震荡盘整。我们去炒一个热点趋势时,一定要抓它的龙头。就像2019年大家炒5G的时,东方通讯涨了10倍,今年我们看人工智一定要看寒武纪,它在2023年初,长期在50元的股价区间波动,而现在是1595元。
最近两年,这只个股比当年的东方通信涨幅扩大了两倍,股价涨幅翻了30倍,它也是在2023年一直到现在,科创板创新科技上涨进程中的风向标。
当这个风向标一涨再涨,涨得不能再涨时,从技术和周期的角度判定,寒武纪目前股价继续上涨动能实际上已经出现衰竭。一旦龙头和风向标出现震荡回落,也就意味着它在A股的融资效益将会进一步大打折扣。
一般情况下,我认为在一个关键成长的节点面前,我们往往要关注风向标的概念,就像当时我们看贵州茅台曾经带领着中国核心资产股,也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茅台股价最高到达了2437元这个位置,有人说茅台上不封顶,这只个股可以未来看到3000和4000元。
其实很多投资人对于茅台的未来的股价,都感觉它有点像美国的伯克希尔股票一样会持续上涨,甚至很多基金经理当茅台股价回落到1500元以下,依然坚持持有。
大家认为,下一波茅台到达3000和4000元是没有问题的。从长周期判断来讲,我认为贵州茅台未来很有可能股价去创历史新高。问题是从2437元一直到今天的1500元,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熬的。
作为投资人,如果长期将大部分资产投入贵州茅台等核心白马股上,而错失了以寒武纪为代表的创新科技成长股的配置,这就是我们在结构性牛市操作过程中的败笔。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倒推一下,从2019年到2025年这7年时间,A股市场在结构性牛市的进程中,它的规律是什么?当你倒推后,就有可能把握未来一段时间A股市场的进程。
我总结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结构性牛市中,主力资金长期蛰伏在两条战线上,一条是低估值蓝筹,包括央企和国企概念股,一条是在创新科技优质赛道,也就是新质生产力这部分投资热点上,基本是用低估值蓝筹来稳定市场,用创新科技的新质生产力来活跃市场。
从2019年至今,从5G、芯片、半导体到新能源,光伏储能到数字经济、算力,到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到2025年四季度可能你会发现层出不穷的新质生产力热点,在A股市场上形成了一轮又一轮比较高效的融资。
而在融资进程中,很多投资人思路是不清楚的,你回过头来再看你是看清楚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投资人是没有摸清市场规律的,所以大家往往会非常被动进行追涨。
从9·24行情,低估值蓝筹迅速向上托举股指,将股指一举从2000多点拉回3000点上方。好多投资人是在10月8号开始奋勇开户,大胆追涨,但你会发现当那一波逼空上涨行情结束后,市场进入回调,你还在期待它反弹。
到今年三季度市场确实反弹了,但您曾经在9·24建仓的股票并没有真正给您带来反弹解套机会,而这一波行情全部都是在创新科技新质生产力上进行了政策发力和资金阻击。
刚才我跟大家说,每一波行情都有龙头,你如果无法辨识这一波行情的性质,你就要去看这一波行情涨得又快又急的赛道指数是哪一个?指数中最强的热点龙头是哪一个?当你发现了龙头,发现这一波商机时,大家可以回看2025年中方信富的年度策略报告。我们特地指出,今年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最大的投资机会。到我们召开2025年度投资策略会时,寒武纪已经在市场中发力上攻,但那时候大家根本没意识到这只个股在今年全年市场走势中锲而不舍向上成长。
2025年1月,我们召开中方信富策略年会时,寒武纪已经从200元一鼓作气涨到800元,在强势上涨中,大家以为寒武纪这一阶段已经涨完了,这波行情已经结束了,但没成想这只个股在回踩30天均线半年线后,最强势的一波上涨是在今年三季度,成为了三季度的领涨先锋。
回望历史才能展望未来,看到寒武纪今天的上涨,好多投资人会感觉到非常遗憾,第一波从200-800元大家失去了跟随主力同步向上的机会。
这一波主升从800元到接近1600元又是翻倍行情,大家还是没敢买进,又错过一波。等大家明白时,会发现已经高处不胜寒,不敢站在寒武纪的巅峰大胆想象未来成长空间,只能仰望。它离我们好像越来越遥远,所以很多商机是瞬间来临又瞬间消失。
我通过寒武纪和贵州茅台给大家做对比,想告诉大家,任何一段结构性牛市,总是有机会也总是有风险。
如果你问我10月后 A股是有机会还是有风险,我依然会像2020-2024年一样告诉你有机会的地方就会有风险,因为主力踏浪而来,在A股市场上一定是非此即彼,只要市场有资金,有政策护持,总会有博弈,有涨有跌,有增持减持的。
关键是我们如何在阴阳交织的市场中,把握向上的机会,回避市场较大调整风险。
【房地产反转新信号来了!】
我记得今年初曾提醒过大家,在整个权重指标股中,我更看好房地产指数上涨。在金融连涨了两年后,接下来很可能房地产的春天要来了,大家依然要通过斗牛财经APP查找2025年1月中方信富投资策略会中,我的两个观点。
这两个观点到今年三季度结束,基本上都跟市场对上号了。刚才我给大家看的是银行指数,房地产指数我已经给大家看了几次了,房地产从7月份开始和银行指数走势相背离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数。
虽然有时候大家不一定非要买股票,也可以买指数。你看房地产指数,从下半年2593点,到9月中旬3254点,从技术图形上看走得非常稳,基本上是走一个完整的上升通道。未来我相信房地产还会沿着这个斜率,我估计这个斜率不是45度,应该是30度缓慢向上成长,也有可能斜率会加大,会加速,给它加速到40度角,或者是60度角都有可能。
总而言之,我认为房地产将成为下半年大盘一个重要的支撑力量,所以有些事情你的预测也许是对信息和规律反复推演后形成的结论,也可能是你长期在市场中有着敏感的判断力而形成的一种灵感预期。
今天我们回首2025年前半程,我对整个行情的市场周期判断以及热点的选择,自己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站在2025年1月判断全年市场,可能一片茫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当你走过来,再回顾当时的判断,这个结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要形成这个结论?
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关注自己的思维曲线,而不要完全把投资落脚点放在你不能把控的市场空间中,甚至把你的投资期望放在某个机构,某个人的判断上。因为我觉得市场分分钟都会发生天翻覆地的变化,我们只有把握自己,而且你最容易把握的就是自己,你才容易把握你在市场中的机会和风险,你的投资收益对于你来讲才能形成最稳定的坐标系。
我想对于今年我们所判断的一些结果,到三季度基本上已经被市场验证。
最后一个季度实际上是延续我们年初的判断结论,即我认为房地产可能会继续成为下半年主力增持的主要热点。也就是说在低估值市场中,房地产会继续成为下半年主力增持的低估值热点。
在房地产稳定市场的前提下,创新科技股我认为会涌现出新的龙头,前提是在热点还没有明确出现前,大家不要进一步扩大在前期连续上涨热点上的投资,也就是说十一之后,如果你对创新科技股还实施追涨杀跌,风险比较大。
就像去年10月8号以后,好多投资人说行情来了,5.19再现,我曾说过,大家要保持相对理性,不要过度追涨。
所以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现在大家看人形机器人、光伏、新能源、固态电池等,会发现市场像下饺子一样,些创新科技股接二连三的狂飙,觉得市场热闹非凡,可是在最热闹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
今年在这一波上涨中,其实我们早就给大家布局人形机器人概念,而且在这个季度上涨中,人形机器人也是我们所说的智能AI涨的最好的品种。
10月我们给大家布局的新热点机会可能又换了,大家说换什么?我们可能会换跟房地产相关的新消费概念,其中包括医疗医药、大健康,我认为在这个赛道上,最值得关注的是生物科技,我们还会给大家布局跟全球区块链金融相关的部分创新科技概念股。
总体而言,今年最后一个季度,随着美国降息周期再次来临,看看10月美联储对降息的表态,如果这一轮降息是可持续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降息后全球货币资产都会形成一次连续上涨。
最大上涨空间的板块,我认为全球都可能会紧盯房地产市场和大消费市场。因为最近我看了一组数字,虽然中国房地产形成了虚实分化,什么叫虚实分化?就是你看虚拟市场,房产指数在震荡上扬,但实际上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地区房价却在下跌。
总体看,北京房价已经跌超40%-50%,三四线城市房价跌70%-80%,国家给了这么多房地产利好政策,但像大炮打蚊子一样没落到实质焦点上,国家给出的政策都是为了保障房、廉租房建设,却没有能真正促进商品房政策出台。
所以现在像上海,还有200多万套豪宅挂在中介公司等着接盘,而且不只是200万套,可能未来还会有更多。
你到了上海才知道什么叫房地产的萧条,人去楼空,无人接盘,北京也是这样,原来十几万一平的房子,现在降五六万也有价无市,大家说你为什么看好房地产,而且今年初你就说看好房地产?
事实上,股票在房地产指数上也确实展现出价格要回暖的迹象,可实体为什么就没看到价格回暖的布局,这个就是投资预期和现实成长的一个区间和距离。
等你看到房价以每月20%的速度向上时,已经来不及进场了,大家说是这个道理吗?等你看到寒武纪涨到1200块,你已经不敢再追了。等你看到寒武纪从200元涨到500元,从500元涨到800元时,你觉得这个股票已经不属于你的投资范畴了,你的认知和这只个股的成长性根本就不匹配。
所以今天我们再看中国房地产,当下你可能会认为我还是不能进场,我认为市场没跌完,但我告诉大家,实体房地产价格并不能代表房地行业的整体趋势发展,而虚拟市场的房地产指数,可以说明一切。
我对比了亚洲地区整体房地产发展现状,突然间明白一个事实,虽然北上广深的房价没有出现大涨,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房价却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上涨。背后难道没有原因吗?我们不需要去探究一下吗?你看东京的房价,上世纪90年代曾经高到,一家房地产企业可以买一座特斯拉汽车工厂。
但随着一次重大金融危机出现后,日本房价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一直到这个世纪的2015年下跌了70%,大家说你到日本就知道没人买房,大家都愿意租房,甚至很多日本乡村的农场主为了卖房子还要搭一头牛给投资人,即使这样都没有人愿意买日本乡村的房子。
这个就是泡沫被刺破后,房地产成为日本投资世界的坟墓,大家被压在坟墓太久,已经对产业失去了信心,但疫情后,日本房价却出现了悄无声息的上涨。
截至目前,2025年,东京的房价涨幅达到20%,而且正在加速上涨。我们再看韩国,韩国在疫情前房价跌到1200多韩元,但疫情后,平均房价从1200多韩元已经涨回到1800多韩元,马上就要超过2000韩元。大家说日本是日本,韩国是韩国,中国跟这些国家不一样。
我们说不一样在哪里了呢?其实最大的差别就是外国人可以到日本和韩国买房不受限制。也就是说亚洲地区的货币资产对于全球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非常具有吸引力。
所以第一波资金会扑向日韩。日本股市也曾经借助这一波资金,形成过一次快速上涨,这波资金就一直没能到达中国,所以导致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处在不温不火,甚至持续下行状态中。
所以国家看没看到问题的存在?国家为什么不能像日韩那样放开市场,让外资进来,我觉得中国向来有大智慧,可以放外资进来,前提是必须要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
美国2022年开始加息,中国在房地产问题上,实际上是采取着高压政策来打压房地产泡沫,甚至用刺破两个字来形容都丝毫不过分。正因在美国加息进程中,中国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刺破房地产泡沫,才使得我们没有出现较大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我们一直在等加息周期结束,好不容易等到2024年,美联储宣布降息,但降息速度又比较慢,所以2025年国家在房地产政策上还是不痛不痒的释放了一些政策,但始终没有落实到根本位置。
直到9月份,美联储再次宣布降息,因为中美两国金融博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再博弈下去,两败俱伤,所以特朗普拍桌子,甚至是亲自闯到美联储,希望美联储主席迅速降息,而且大幅度降息。
但实际上美联储在降息的问题上始终表现得非常犹豫,中国在这一轮美联储宣布降息的同时,大规模出台了允许外资在海南开户,购买人民币股票资产,然后又允许外国人以购房合同在外汇结算体系下来完成对于房屋购买的资金转换需求,所以不是说中国没有意识到全球资本对亚洲资产的关注度,而是在等待一个重要机会,也就是说美元一旦进入降息周期,各国央行都会迅速调整货币政策,所以从今年9月开始,我们感受到政策突然间放松,将会对市场产生极大推动力。
这个推动力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在2025年四季度,尤其是11、12月到明年春节前,我认为房地产一次反弹周期将会如期出现,所以往往股市会对实体经济有一个提前反应。今年下半年A股房地产指数触底反弹,其实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中国来自一线城市的一些优质商品住宅房价,将会在今年11月开始到明年春节期间形成一次政策性反弹和上涨,它不可能涨的太高,因为政策不允许,也不能周期太长,因为政策也不允许,但在这个敞口期到来前,我觉得恰恰是我们选择进入的最佳机会。
所以好多投资人说房地产,就看了一个首开股份,其他的好像没有太大表现,像招保万金等龙头都没有太大上涨动能,但至少也没有出现进一步下跌。所以一旦它形成了一次上涨斜率修复,从30度修到45度,修到60度时,房地产机会就会来临了,我估计时间周期大概在今年11-12月。
【四季度重点看三大方向】
如果不出意外,美联储也将会在本年度至少还有一次降息机会。尽管不愿意降,但我相信特朗普政府会通过加密货币打压,迫使美联储跟上步伐。因为特朗普做事还是有策略的。这次我们去英国牛津大学做短期轮训,在研究全球金融市场变化时,我们想知道美国是怎么想的,欧洲又是怎么想的?就在我们短期轮训的这一周中,我告诉大家在上周五,整个欧洲几个大央行,包括欧洲央行、英国、德国,还有奥地利、荷兰等国家的央行,统一推出了新的数字货币体系,速度非常快。
我们还在把眼睛盯着香港RWA计划,与此同时美国已经迅速的出现了加密货币的几种形式的全面设计。这里有比特币、以太坊这种虚拟币,也有RWA稳定币,还有一些数字资产代币,所以全球金融数字化体系在下半年迅猛地发生着变化。
大家都说欧洲人比美国人做事速度要慢,确实很慢,但你会发现全球金融大佬们在很多金融创新问题上,速度可是一点都不慢。现在实际上我们如果再不能面对全球数字金融体系的快速发展,我们真的可能要被时代的脚步落下,我们说稳定币是用区块链当技术底层,而且它会跟各国央行法币挂钩,虚拟币价格要稳定得多,关键是它以区块链底层技术来做构架的,所以很容易做全球数字金融体系的连接和挂钩。
这次我们发现整个欧洲央行快速推进金融资产代币化进程的同时,美英两国实际上已经就创新金融达成了很多合作项目,他们合作的聚焦点就在于实现资产代币化。两国股票能在彼此司法管辖区间内发行与分销,而且他们还会将这种新型区块链金融技术应用于跨大西洋稳定币通道,在批发市场以及跨大西洋贸易支付中进行结算和使用,甚至他们会把关于稳定币在欧美之间的一些监管制度,尤其是加密资产监管的一些制度进行联通。
当我们感受到全球金融迅速突破,链接与改变时,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急速的反应,中国作为亚洲地区核心,我们在这方面会有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的出现是继房地产之后,我们认为需要每个投资人在金融大的投资范畴中必须要跟进把握,甚至参与的一个巨大投资热点。
所以在香港稳定币问题上,我们觉得中国政府的决策是比较犹豫的。在犹豫的进程中,我们看到欧洲已经跑到我们前面去了,而且美国在拼命拉拢欧洲这个巨大的伙伴。
实际上我们去德国时,发现英国、德国,这些金融体系下的掌门人,或者是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他们都对中国市场和投资机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也都表达了一个想法,有时候迫于美国巨大压力,对中国的合作机会他们实际上是垂涎三尺,但又不能轻举妄动。
所以这就要求中国接下来要思考如何破冰的问题,如何通过技术构架、贸易链接,甚至两个地区之间更加和平友好的民间交往中,打破这种屏蔽和阻碍。
中国金融市场我觉得要想打破,就得开放,我觉得开放又好像不是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9月24日,中央政府推出了非常具有跨越性的金融改革的一些政策。今年9.24,中国政府推出在上海建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为什么?它并没有说要大力的推动香港稳定币发行,稳定币牌照没有说一边倒到香港,而是在上海又推出了一个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它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次这个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平台在上海推出后,主要设立三大运营体系,一是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平台,这不是以港币为交易货币,而是直接以数字人民币来进行跨境支付;第二是数字人民币区块链服务平台,数字人民币的一个区块链服务平台;第三是数字资产平台,设立了三大平台,标志着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正式开始,所以中国政府之所以没有说完全以港币为核心来推进稳定币建设和区块链金融建设,而是在香港设立了一个开放的平台,但又在国内建立了一个数字人民币运营中心,意图就很明显了。
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交易市场,我们依靠内循环完全可以取代外贸出口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安内,然后再开放,把中国境内的数字资产和数字区块链金融服务体系先做好连接,然后再通过跨境数字贸易支付方式链接海外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平台。
所以这一步骤实际上是让中国数字人民币在全球性开放领域里,既保住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同时又跟上国际化,数字金融和加密货币发展的步伐,否则我们在香港一旦把中资资产放到港币交易平台上进行链接结算,最大风险就是中国的这些优质资产很快就会被海外资金迅速吃掉,从而我们失去了最大权益。
我们为什么不能先将内部数字化转型完成,将数字资产价值提升,然后再进行国际化链接。就在这一周,我感觉到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着巨大政策变化,而且这种政策布局,金融推进策略,我认为是比较稳健科学,而且有全球化发展机遇。
所以目前全球金融实际上最重要的竞争和博弈焦点不在政策上,也不在技术上,而是在策略上。当时我们听英国的一个政经专家介绍,他们特别注重在金融领域的策略竞争,所以我们把这个想法其实也应该移植到国内多个证券市场或者金融交易平台上,我觉得大家也应该考虑什么叫策略竞争,就是说同样一个好标的,策略不同,买卖时点不同,你可能得到的投资收益比是完全不同的。
金融博弈就是这样,在博弈中输赢的前提是你的策略,如果策略正确,你就能赚到钱。策略失误,同样标的同样板块同样政策体系,你都不一定能赢。
正因如此,我觉得对四季度全球金融投资,大家要特别关注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底层区块链技术的全面普及。
实际上你让我在四季度给你做投资组合的话,我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你,一个房地产你要做抄底配置,另外数字金融,区块链你要高度重视,再有生物技术,因为我看现在全球像牛津这所著名的高校80%的学科,他们有38个学院,也就说有二十几个学院都在致力于医疗和健康事业,现在所有学科都在为数字健康数字医疗做底层基础建设,未来在整个医疗体系中,AI全球化竞争和博弈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我们在2026年会紧盯数字医疗和数字健康板块的未来发展前景,所以投资我觉得千万不要把它常态化、固定化、模式化,在投资领域永远不变的规律就是永远变化。我不知道大家同不同意这个观点,当然我说的是相对的,不是说让大家每天都变化,而是说你要在大趋势面前,在周期性转换中要跟上市场变化,如果跟不上,市场机会就会属于别人。
【最后一个交易日,涨不要过度乐观,跌也不要悲观】
我认为,中国这几年在很多创新领域出现了大批年轻优秀人才,未来是人才竞争,不是人口竞争,不是说哪个国家人越多,哪个国家就越强大,而是少部分精英人才,他们通过科技创新在引领时代进步和发展。
所以有的时候大家不希望全球有热战,不希望有死亡,不希望有人口负增长。但你知道吗?如果你站在人类历史前沿高点上做分析和判断,你会发现人工智能时代,有巨大人口的国家,未必是最发达的国家。
现在在亚洲地区,印度已超过中国人口基数,人口红利在中国已经消失,但在印度却高增长。
大家说印度早晚会超过中国,我不这样看,我觉得中国在享受了人口红利后,未来享受的是科技成长带来的成长红利。你想想印度国家治理和人口未来养老要耗费多少财力、物力、人力。现在你看中东地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战争是靠人在打吗?那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都是要看你 AI技术是否先进,从侦查到攻击,都是AI系统发挥着重大作用。
大家说智能AI会毁灭人类,我记得有几个科学家他们也担心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时候,到底是人工智能更强大还是人类更强大的问题。
现在各国其实都在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法案,如果人工智能对人类是一种最终毁灭,还是让它的发展速度慢一点,但现在来看,各国为了使自己国家更强大,几乎是集中所有财力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各行各业转型都要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所以有时候历史趋势到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也就是说,明年我觉得人工智能会在各领域全面开花,我们重点关注的还是上述我说的那几个行业。最后做一个总结,A股在政策助力下,结构性牛市会依然存在。
我们在四季度要把房地产起死回生,作为我们周期性持股结构调整的一个底层资产进行快速布局。然后在创新科技的领域,跟随全球数字金融产业去捕捉更多新热点。未来我认为中国在搭建底层区块链金融、跨境结算、贸易支付等基础工程结束后,我认为中国境内统一大市场,将会在我们的数字金融运营中心做一个很好的链接。
我们不能排除2026年全球都有通胀的可能性,但如果中国内循环做好统一的数字化管理,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数字人民币和中国数字资产迅速形成一个有力的配合。
也就是说稳定币最后到底能不能稳住,一定要是看你的管理水平,所以你稳了金融你又不能稳实体,这还是稳不了。因为加密货币,现在大家都在追比特币和以太坊,但你看最近比特币经常不稳定,不稳定的前提它是加密,但没有资产做背书。
所以一个国家的数字金融,最后能不能成为全球货币避险的一个体系,那就要看你是不是稳定。
中国数字资产运营中心,我觉得最大的核心发展就是要通过中国资产稳定来寻求全球数字金融平台稳定,只有稳了才能吸引全球资金来避险,否则钱到你这儿就没了,恐怕不是大家最终要选择的平台,如果你想刺激,你可以继续去玩比特币和以太坊。
但是如果你想让你自己的资金保值和增值,大家要选择非常稳定的平台,我觉得中国最大的特点是,不是特别激进的民族,总是在中庸传统思想的熏陶下,在创新发展中,做了很好的平衡,他有没有创新能力?有!但在应用市场上,他总要考虑更多全局,考虑全面情况。
所以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技术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成熟,但我们在全球所发挥的金融稳定作用会越来越大。
太极哲学在我们古代易经就已经发明,它总是遵循着天地规律,有阴阳转换,极阴时可能会进入到极阳状态,极阳状态时会转化为极阴,总是不会让你一步到天堂或者一步下地狱,它会给你一个反复进行转换的历史周期,所以才有了华夏民族不断繁衍。
最后一个交易日我觉得对于今天市场上涨,大家不要过度乐观,明天冲高回落,大家也不要特别悲观。你看今天的市场明显很有意思,早盘市场高开后打压下来,让很多人节前还想捞红包的人,今天上午就割肉出去了。然后刚割出去,下午券商板块就把股指给拉起来了,大家又开始疯狂追涨,就是说你自己的认知被市场带动着,没有自己风险框架,是投资世界里的大忌。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投资就是说你不会被市场影响,你就不会被它割肉,也不会被他欺负。
所以如果说你在市场当中赚不到钱,只能怪自己,因为你太不了解你的对手,或者说你太不认知市场,你如果迷失了,就永远不会和优秀的人匹配,而优秀的人是因为他都做了自己。
这里我再次祝愿大家十一期间能好好休息,拿出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然后修炼自己,多睡觉,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想一想未来。
祝大家十一快乐健康!
(本文根据《一年一度瑞财经》演讲整理,作者张松(天瑞)系中方信富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