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瑞视点 > 内容
瑞财经:日本加息能否引发亚洲金融潮汐?
2024-03-22 10:38:29来源:中方信富
分享到:

0320.jpg

今天我们关注一下近段时间全球宏观市场的变化情况,我认为这两天围绕市场焦点话题讨论最多的是,日元加息会不会影响中国的经济运行?尤其是大家关心的日本股市继去年上涨28%后,今年迎来加息政策,会不会导致亚洲地区流动性进一步流向日本,从而减少A股流动性?A股未来会不会出现一定程度震荡?

【日本加息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我告诉大家,我们必须要了解清楚日本这次加息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日本在过去30年中,其中有20年被全世界称为失去的20年,也就是说日本二战结束后,一度快速崛起,但到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经济泡沫破裂,经济始终处在通缩状态下。这意味着日本很多企业主在二三十年时间里,生产能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恢复,关键是很多企业主在人生的下半场基本上都是忙碌着如何挣钱还债,所以日本企业家们大部分都依托海外投资赚取利润之后回国偿还债务。也就是说在高负债压迫下,日本经济始终没有在最近二三十年有效提振。

当然在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同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扩张。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中,其中30年日本受到了较大的经济压力,不过在最近两年中,由于全球资本向日本转移,尤其是香港地区出现资产大转移的间歇,大家会发现亚洲四小龙,日本和新加坡突然出现了较强劲的资本介入。

所以去年日本经济在这二三十年过后,出现了强劲增长。从经济数据上看,他们的通缩已经逐步转化为通胀,而且CPI以2%的速度在逐步递增。

今年,日经225指数创出历史新高,突破40000点大关后,日本核心通胀指数超过3%,既然日本由长期通缩逐步转为通胀,所以日本要采取加息策略来抑制通胀。从经济学角度讲,这是正常的经济调控策略。

问题是大家在想,美国刚准备结束加息周期,日本就出现了通胀,日本通胀是输入性通胀,还是经过量化宽松后,已经走过艰难的通缩期,开始出现经济缓慢恢复,未来有无可能会出现正向循环的机会?

现在全球经济学者都在关注日本经济发展,有人认为这是日本经济周期使然,使得全球资本流向亚洲后,给了日本又一次由通缩向通胀转移的机会。

也有人说这次日本股市快速崛起,并不是日本企业内生动力增强,国民经济快速拉动形成的,完全是西方资本快速注入日本,使得日本形成了一次通胀机会到来。也就是说通胀里掺杂着很多投机资本侵入。

从这个角度说,美国试图通过7次加息对全球发展中国家进行一次全面收割,但任务没有彻底完成。起码在中美博弈中,美国没占到便宜,没有真正收割到中国资本。我们前面说过美国人不断加息,放下了很多鱼饵,但却没有钓到中国大鱼,心有不甘,现在不能再放鱼饵了。

因为美联储联邦利率达到5.25%-5.5%,再放鱼饵,债务赤字会使美国踏上金融崩塌的危险列车。所以现在不敢动了,不能加息,但也不敢轻易降息,因为还没有在这场金融决战中得到便宜。针对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并没有使得中国妥协和屈服。

怎么办?可能会采取一个曲线运动方式,把日本拉到西方经济体国家阵营中,近距离打击,也就是长臂钓鱼不奏效,有可能采取短调,因此就选择了日本。

其实大家早就能感受到在全球GDP前5名国家中,美国第一,中国第二,日本和德国分别列第三、第四,交替轮流。最近几年印度起来了,德国在欧洲离我们比较远,而在前五大经济体中,有三个经济体都在亚洲,所以面临着两个比较重要的竞争对手,一个是日本,一个是印度。

他们在全球贸易和科技等市场地位最近几年遥遥领先,尤其是印度,大家知道印度股市涨得比较猛,全球资本对印度市场大规模投入,使得印度股市出现了相当大的资产泡沫。这时候资本又向日本转移,去年日经225超过了1989年的历史高度38000点,直奔40000点而去。

日本应该说在资金推动下,已经获得了经济复苏的动力。这时候选择加息,也就是选择升值。我们从正常角度理解,如果中国不跟随日本同步加息,从外汇市场交易来关注的话,全球各地进入亚洲市场的资金,很可能快速兑换成日元,从而回归日本市场,甚至在亚洲地区进行外汇结算中,部分离岸人民币也有可能通过日本外汇交易结算中心进行套利。

虽然日本结束了长达17年的通缩和8年的负利率,但这次宣布加息,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它是渐进性加息,还是有可能步美联储后尘,采取刺激性加息。如果是渐进性加息,比如从利率的-0.1%到0到0.1%,这倒不一定会对人民币短期产生较大威胁。

如果美国一旦宣布进入降息周期,而日本宣布进入加息周期,这个时候对人民币来讲将会面临较大挑战,而目前中国正处在疫情后的经济修复期,2024年中国经济无论是房地产、股市还是其他行业,已经有触底反弹的迹象。

如果这个时候日元加息,一方面截留了因美元停止加息后的大宗商品价格;

另一方面,这次日元加息实际上是继美联储加息后继续针对中国进行的资产收割。也就是说,美联储没有能直接通过加息完成收割计划,有可能会通过让日元进入加息周期,间接对中国资产进行收割。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美国很可能进行曲线运动,最终完成对中国资产的收割,不达目的不罢休。

所以日元加息,对于亚洲地区来讲,我认为是一个不可轻视的信号。如果是温和加息,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不会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是疯狂加息,必将会在亚洲地区掀起巨大金融海啸,所以今天我们跟大家谈的问题是日元加息会不会引发亚洲金融潮汐,这两种可能性我们认为都有可能发生,结果是什么?如果温和性加息,我认为短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流动性影响,汇率会有微幅波动。

但中长期我认为倒可以促进亚洲地区经济的整体复苏和繁荣。

【日本是做美国小弟,还是自主发展得认真掂量】

我们曾经说过,不管是印度崛起,还是日本崛起,只要资金在亚洲地区寻找到可以投资的方向,实际上亚洲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分流了美国本土的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兜兜转转,总要向估值洼地寻找机会,而恰恰中国是全球目前达成共识的估值洼地中心地带。

所以资金从印度可以到日本,也可以从日本到中国,大家说中国的金融管制是比较严苛的,我觉得原来是这样,但现在不同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在国务院颁发了取消中国金融企业对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政策后,3月19号中国又全面取消了中国制造业外资禁入限制条款。也就是说,中国已张开怀抱,全面履行对外开放承诺。不但金融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制造业被原来国家各种清单限制的中国重要经济支柱产业现在也全面取消了外资进入限制,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正在采取积极开放政策迎接到达亚洲的资金,并且欢迎这些资金参与中国金融、制造业等多个创新行业未来的技术改造和市场推广。

从经济体量讲,日本加息风波虽然会在金融市场上产生一定波动,但中国的经济体量和日本相比,我们不能不说中国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强国,而日本制造业已经在失去的20年里逐步被中国所取代。

我们单纯看新能源汽车,中国制造业最近5年迅猛发展,我们去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占全球第一,远超美国、德国和日本,所以日本现在丰田和本田要合在一起,要跟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抗衡,但晚了一步,或者说晚了5年,中国已经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市场推广方面先走一步,而这一步步日本到底能不能赶超,要打一个问号。

再说金融,日元虽然现在进入了加息状态,而且日本股市今年在继去年快速飙升后,又出现了15%的涨幅,对A股来讲,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压制。

不过这种挑战和压制,将会带来中国资本市场一次全面性反攻,这种反攻我觉得可以从两个层面关注:一、中国的资产价格,离岸部分在香港,在岸部分是内地。最近大家会发现香港地产行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的复活了,很多资金开始抄底香港地产。香港在它最鼎盛时,总体资产是30万亿美元,约200多万亿人民币。

最近几年随着香港地区外资撤离和一些富豪搬迁,整个香港经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不管怎么变,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属性不会发生变化,接下来香港会不会出台跟日本抗衡的金融政策和财税政策?今年初我们感受到香港作为亚洲4小龙,它的崛起要早于日本和新加坡。虽然近几年香港出现了较大的金融风暴,但未来香港依然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位置上受内地经济支持和资金助力。

有可能香港会变成一个新兴的金融亚洲枢纽,所以亚洲地区的资金我们认为是流动型的。

日本虽然现在受到全球资本关注,而且从它的经济周期发展看,日本有快速崛起迹象,问题是如果日本要快速崛起,必须要快速吸引日元资产回流。

日元资产回流最快的方式当然是日本采取刺激性加息政策,而日本一旦采取刺激性加息政策,就改变了多年安倍经济学所倡导的经济温和向上的策略,很容易造成日本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

美国通过日本对亚洲市场进行金融收割,如果日本不按照美联储的方向进行大规模加息,我想它将会给亚洲其他地区,尤其是香港地区、新加坡带来平等、和谐的发展机会。

所以亚洲经济倒是有可能建立新型金融秩序。日本从目前国内政治环境来观察,自从安倍被刺后,整个日本经济界有些政策开始由温和转向激进,长期维持日本经济发展平衡的收益率曲线也被取消了。

这条曲线,我们在了解日本过去10年经济发展时,知道日本和中国因为政治体制不一样,经济上也多有差别。中国在维持人民币汇率平衡时,有一套完整的汇率平衡机制。日本维持经济平稳,是通过左手发债右手买债,也就是通过央行来购买日本国债,来维持日本债券长期平稳运行。

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始终维持在0.5%以内,但近两年,收益率曲线已突破了0.5,而且央行也并没有做出特别干预,这才导致了日本通缩时代结束,而进入到了新的通胀周期。

所以日本目前的经济,我认为跟日本高层决策有很大关系,而日本高层决策似乎又跟美国等西方国家干预有很大关系。如果日本经济按照本国决策发展,会继续保持平稳状态。但如果日本想要在亚洲地区重返巅峰,从而遏制中国经济崛起,针对人民币进行打压,无疑日本经济刺激手段可能会越来越强势。本来中美金融博弈,现在又加上了日本。所以亚洲地区金融风暴,我们是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当然更应该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来对个人投资进行策略调整。

我上一次跟投资人交流时说,2024年机会和风险并存,风险越大,机会越大,因为敌人已经走到了家门口,不是远距离遥感,而是短兵相接。我们和日本不过就是区区一段距离,飞机一个小时就过去了,从上海到日本千八百公里距离,还有资金流动和分割速度明显要加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流动性,已经不单纯是北向资金,今天100亿进来,明天50亿出去,我们单纯看这个指标,已经不能看到整个亚洲地区的金融全貌了,还需要紧盯日本外汇市场的变化。

本来日元在负利率时代,是一个被人们称作避险的币种,因为你在日本进行借贷是没有利息的,所以很多投资人会拿日元来进行套利交易,也就是你在日本通过借贷方式把钱拿出来,然后兑换成美洲国家或是欧洲国家的货币,进行较高收益率的金融资产配置,然后你获得较高收益后再兑换成日元,这样你就会把4%-5%,甚至7%-8%的一些金融资产纳入囊中,这就叫避险套利。

日元因为长期处在负利率时代,你会发现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就因为套利功能明显,但现在如果日本套利功能结束,现在管日本再借钱,你要给还利息了,所以套利性就逐步减弱。如果日本敢猛烈加息,那也就是,第一它的套利避险日元性质改变了;第二它给日本金融也会带来很大负担,跟美国一样,给日本的经济复苏也会带来一定阻碍。当然日元加息后,回流到日本的货币也会增多,这是相辅相成的,对它的进出口贸易会有一定程度改变,那就要看日本怎么看待利弊。

如果针对中国来把日本作为美国针对中国的一个金融控制策略,或是一个杠杆,日本很多政策将会偏离日本国家自身的发展规律,最终可想而知,日本经济调控措施会全面失灵,最后不得不站在大哥身边与中国搞对立,也有这种可能。

我认为日本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亚洲地区发达的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应该借着这一波通胀势头,对于亚洲的崛起,和平发展采取更有力的经济调节政策,最负责任的方法就是不要扰乱全球经济秩序,能够让日元、人民币和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处在相对平稳状态中。谁都没有办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每种可能性都会带来不同结果。

【A股上中下三策】

对于A股长期发展来讲,我们也要做出上中下三种考虑,一、美国结束加息,进入降息周期,这会使得人民币逐步回暖,进入又一轮升值周期,人民币一旦进入升值周期,人民币资产价格也会同样跟着人民币汇率展开新的一波反弹,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A股能在上半年形成资产价格估值修复行情。

3000点位置,不但中国主力军团正在积极进行底部筹码收集,海外很多机构也会陆续进场抢夺低估值筹码,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我认为上策就是,策略性看多A股,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大胆配置低估值的一些中字头股票和央国企的中特估概念股。

中期的市场策略,如果美国在加息问题上迟迟不表态,比如今年一季度它说要降息,但基本没降,昨晚美国宣布的加息与降息,不是绝对的调整方案,要根据美国通胀指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美国通胀指数上去了,它可能还要再加一次息,美国通胀指数要是平稳了,它可能维持利率不变,美国通胀指数严重降低时,它可能才会采取降息措施,所以不确定性正在进一步加大。

正因为美国不明确的表态,到底降不降息,到底什么时候降息,这个就给全球很多长期和中长期资产配置带来了不确定性,这可能要根据美国大选结果而定。因为美国大选直接影响的是俄乌战争会不会在本年度结束,巴以冲突会不会有所改善?这些可能都会由新一任总统根据美国国会的表态,采取新的策略。所以今年我认为中期全球市场策略存在着很多微妙变化。

二,也就是说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也需要在这种不确定性中随时关注资金变化,包括投资标的的趋势动向。

如果是出现较大的风浪,大家也需要及时调整仓位和投资组合。

这是我能看到今年中期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想日元加息和美国到底是不是降息,这些是交织在一起的。它调控的指标和调控周期,可能日本还要看美国大哥的脸色,已经不简单是经济同盟。很可能逐步演化成为军事同盟,我觉得最坏的可能性是美国自身没有完成对中国资产的收割计划,试图通过日本来做最后绝杀。

但中国依然是采取比较顽强的策略应对措施,也没有让日本完成这个任务。所以这个时候我估计可能会有另外一个情况出现。

这个情况到底是什么?我们当时所担心的就是不要在亚洲地区制造紧张地缘政治危机来干扰人民币汇率升值和人民币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我们能看到A股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国家资产已经到达了1300万亿水平。虽然这几年经过了疫情和中美关系的调整,但中国整体资产总量还在1200万亿以上,这单纯是中国国家资产总量,还没考虑全球华人资产总量。

如果把中国资产总量和全球华人资产总量合在一起计算,我认为对于这个数字,对于中国未来崛起,无疑是确定性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以中国为核心的这样的一次东方大国的国运之战,肯定也是全球华人的一次鼎力支撑,所以发展方向是确定的。问题是这个过程会是有波折的过程,而且也会有不确定性。所以中国建立全球化金融强国,需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当然也应该看到不足。

【A股会不会退守2800?】

从今年市场变化看,我们具体投资策略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今年大家要特别关注国家规划的重点,所以我们的投资策略在两会结束后,大家必须抓主流方向。

今年两会所说的主流方向提的最多的就是新质生产力。所以今年我认为日元开始搅动着亚洲金融市场,A股不排除股指运行有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当然推升股指大涨,或者说股指回落,最主要的权重指标股,会发生重要作用,也就是这些权重指标股会成为稳定市场的必杀器。

不管汇率市场出现什么样的波动,中国的权重指标股都会积极稳定A股的基本盘。在市场没有较大杀伤力的情况下,今年最大的投资收益应该就是在新质生产力的方向上,我就不做详细解释了,它不单纯是新能源,也不单纯是数字经济,不是特指芯片,也不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

它是对整个中国经济在创新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统一概念,我认为机会最大的领域,是新能源中的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这些赛道机会是比较大的。另外在数字经济里算力芯片、人工智能,大家能够看到各种新型技术生产力出现,都会成为今年资金快速追捧的对象,包括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解决方案,这些赛道上都会出现成长空间超过一两倍以上的标的。

所以我们今年在做投资配置时,第一要在大环境稳定情况下,快速地切入新质生产力多个赛道的投资组合。尤其是当下好多投资人会感到紧张的原因,觉得3000点这个位置虽然收复了,然而日本又要加息流动性受限,A股会不会退守2800点?现在已有网络传闻干扰投资者的行为和信心了。

有些学者认为日元加息,虽然短期日元和美元还没有形成较大汇率变化,但大家认为日元一旦采取进一步加息策略,A股流动性缺失,可能会重回2800。

我看到了部分分析师是这样来预测市场的。这样的预测文章一旦出现,很多投资人在这个位置上只能选择抛售筹码,暂避风险,大家并不敢在这个位置上大胆前行,因为好不容易从2600多点的洼地里爬回3000点,大家想还是让自己的本金落袋为安等等再说。

如果真在这个位置上,大家犹豫不敢进攻的话,我们比较担心的是你会错失上半年比较难得的一次投资机会,也就是说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刚把股指稳定在3000点位置上,对于任何做空势力都是零容忍的。

所以最近大家看对中信证券的查处是很坚决的,实际上也是在向市场释放一种声音,所有干预市场向上做多的行为都会受到一定遏制,包括对于限售转融通彻底被关闭了,没给任何余地。

所以我觉得流动性尤其是在A股市场上,不完全取决于日元或美元加不加息,关键是中国政府做多的信心。

所以今年你会看到央行对市场货币政策调控一定是很灵活的。今天有媒体报道,吴清主席又有了一个新头衔——中国央行货币管理委员会成员,这个市场只要中国政府做多信心是坚决的,并不完全依靠外部资金,实际上70%左右的筹码都已经在3000点这个位置上得到了有效控制。

所以让美国人气愤的是中国经济政策护城河太宽,怎么也没办法突破,护城河打得还是很艰苦。

美国人和中国人打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这场远距离金融战,打得很艰难。所以我们也希望今年市场在3000点位置上,还有进一步向上突破的空间,我认为这个位置上风险并不大,大家无需害怕,不要日本说加息了,先把中国股民吓跑了。

如果中国资本市场这么不经折腾,何谈未来国家崛起。中国战略崛起是一个大战略,是一步大棋,不可能因为日本加息就没有继续向上的动能了,所以大家不要因为这些事情让内心变得不坚定,而是要相信A股,我们等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机会,很可能会在外部压力增强的情况下形成集中释放。

所以我说危险和压力越大时,也就是机会和机遇最多的时候,我建议投资者在这个位置上大胆进攻,不要轻易撤退,这个地方不是下车的地方,而是回头即上车的地方。

大家说现在很多公募基金都发不出去,老百姓都不买了,我觉得这些事情都是表象,我认为A股2024年的任务是脱离3000点底部区域,打出上升空间,完成低估值资产的估值修复,让中国金融资本跨周期调节,让中国金融资本形成活跃式循环。也就是说调整周期结束了,循环当务之急是要让水动起来,活跃起来,循环起来。

大家知道,水长期不循环,要么会浑浊,要么会结冰,所以不管什么情况出现,保持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保持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温度,是当下 A股必须在2024年完成的动作。

当下我认为投资人,如果你仓位过轻,或者还在场外观战,建议大家要敢于走入经济大循环。我们相信日本加息只能让亚洲经济变得更加活跃,亚洲潮汐到来时,也就是A股涨升之时。有人曾说外部压力越大,内部潜力越大,A股的爆发力就越大。所以,2024年希望各位能抓住历史性机遇。

(本文根据《一年一度瑞财经》演讲整理,作者张松(天瑞)系中方信富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中方信富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
中方信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