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瑞视点 > 内容
瑞财经:国企一马当先,多头强劲反击
2024-01-25 15:00:53来源:中方信富
分享到:

今天的市场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讲,感觉比较刺激。为什么?早盘市场高开,但很快市场便低走,本来大家预期市场继前日反弹后能够持续向上攻击,没成想早盘市场却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而且回落速度比较快。这种回落并没有因为下午开盘而停止,相反在下午开盘后回落速度更快了。

我估计很多投资人在下午开盘后,面对市场急杀,突然萌生了恐惧的感觉,迅速将手中筹码抛出去了。就在大家认为市场可以向2700点整数关口进行空方打压后,多方突然间在13:30左右反攻。

今天市场我觉得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形容再贴切不过,今天尾盘市场急速放量上攻,热点跟前期的热点完全不一样。

尾市上攻时,多元金融、券商、房地产,包括部分房地产的上下游企业,最主要的是中字头股票和中特估概念股,齐刷刷对大盘股指形成了强势推升。

我们在前几周也跟大家反复提起,如果市场有突破行情,必须要启用金融和地产,尤其是国企改革一些优质蓝筹股,在市场中全面反弹才能够预计A股市场基本上见底了。

今天13:30之后的这波反弹,我们前期所预想到的一些资金主力全线武装上场,扛起了做多的大旗,让我感觉 A股市场在这个位置上,大家基本可以安心做多了。

【V型反转后A股节前能否持续反弹?】

上周我还没有这种感觉,1月18号中方信富的2024年投资策略会召开,我都没有说市场基本能够让大家安心的结论。

我告诉大家,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大家要稳得住,要挺得住。但在经过了周五的震荡之后,我们在本周一向所有的投资客户发送了客服总部的短信建议大家补仓的。

估计绝大多数的客户通过我们的软件,还有我们的公众号都接到了平台发出去的补仓令,我们认为本周市场将会结束调整,而且特地说大家一定要寻找低估值蓝筹概念股建仓,仓位要提升到30%-50%。我们发出去的补仓令到今天来看,还是比较及时的。

尽管好多投资人上午还非常绝望地认为我们的补仓令是错误的,又发早了,又让他抄到半山腰上了,但下午大家就看到了我们周一发出的补仓令非常及时,但你必须要熬过上午的一次强势诱空。实际上打压力度还是非常强劲的,让很多投资人都感觉到大事不好,好多投资人在主力最后打压的阶段没有挺住,又交出了筹码。

市场就是这样,它在最后形成反复做空诱多之后,才能真正开始反弹之旅。

今天市场出现了V型反转,A股在节前会不会迎来持续性反弹?这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天国企的低估值蓝筹一马当先,已经告诉我们市场正在发出强烈的做多信号。

从最近一些官方媒体上可以看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再次在节前出现了。让大家感兴趣的是央行公布将在2月5号降准,而且这次的降准幅度是0.5%,比去年3月17号降准0.25%,增加了一倍。届时央行将会向市场释放将近1万亿以上的流动性。

大家感觉比较奇怪,降准呼之欲出,但干嘛要在春节长假来临前三天降准,明显可以看出国家对A股是有呵护意图的。

国务院反复提出要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稳定,而且最近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态,首次提出要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为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我觉得他的表态已经明显表达了高层意图,就是让中国资本市场不要变成单纯的融资市场,而是要在投资端以投资者为本,让投资者真正在资本市场上获益。

我觉得证监会副主席上述表态,对A股企稳和人气带动、恢复投资者信心应该有一定作用。当然表态是一方面,关键是要有实质性资金配合,随后央行便出台了2月5号降准0.5%的利好消息。

降准和降息是大家预期中的利好。去年3月17号降准后,从消息公布到3月27号正式实施,10天的时间市场表现并不如人意。

大家在想,这次距离降准时间有12天,流动性还没有放出来,A股能撑得住吗?能不能在节前打一个收复3000点保卫战呢?我觉得大家也不要过度担心,因为今天午后的量能明显急速放大,这个资金难道是散户提供的吗?绝对不会,我相信一定是平准基金进场了。

所以这两天大家也看到,国务院批复了向资本市场投资2万亿规模的平稳基金,用来维护中国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我们算一下,如果这个消息是公开并且确定的那也就是说节前我们将会迎来3万亿资金,在2700点上方进行护盘,3万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是逆回购的几千万资金,几千亿资金,而是3万亿的资金储备。

在节前横在资本市场2700点上方,今天2800点保卫战基本上没给空方任何还手之力,多方就打赢了,轻而易举就收复了。我估计这么大的资金放下来,2900点应该说也很快会收复。投资人越是在这时候感到迷茫,越是在这时候想要场外观望,我担心市场又不给大家机会上车了。

还有两条消息大家要特别关注,就是今天为什么盘中国企改革股涨得非常凶,几乎所有的中字头概念股都以涨停的方式出现。还有一些中特估概念股也跃跃欲试上涨。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最近国资委召开会议,会议上释放了两个很重要的政策信号,就是从2024年开始,国资委要做强做大做优国企,实现做强做大做优国企的目标。

言外之意是,在经历了2020年-2023年深化国企改革后,2024年A股准备向上发力了。

我曾经说过,如果A股有战略性突破的反转行情,一定是国资背景的股票,也就国企改革主升浪将出现。

大家想想,国企想要做大做强做优,不是说实体经济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目标,但不排除虚拟经济市场,国企可能真的会有一次不错的表现。

这个消息释放之后,马上又有一条消息,就是国资委很可能把国有上市企业的市值管理纳入到国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中。

当看到这条消息时,我们更加坚定的相信2024年国企改革的风潮将会喷涌而出,为什么以往市值管理都是民营企业老板做的,还有一些外企也愿意去做市值管理,而国企一般情况下没有市值管理,因为大家会觉得国企盘子较大,而且有流通也有没有流通的,不太看重市值管理问题。

最主要原因是国企股权归国家,不归民营老板,也不是说归某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归,所以大家对于市值管理并不看重,因为管理层也没有期权,更没有股权,所以国企市值管理不多,但是海外公司,很多大企业财团,都要做市值管理,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期权在里边,如果市值管理得当,他们在行权时自然会获得很大收益,这就使得很多外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市值管理,甚至企业经常会对上市公司股权进行回购,回购之后,有时就把它干脆作废了。

作废的原因是当你回购之后再把它销毁,每股价值肯定要得到提升,每股价值提升对于管理层到期期权兑现是有好处的。

大家想想就是你不用资金上拉,通过回购就会使得管理层获得较大期权分配,所以海外企业都愿意做市值管理。

原来国内一些创业板、中小板民营企业的当家人和一些原始创始人股东,愿意请操盘手和操盘团队给自己做市值管理,包括香港一些企业也做市值管理。

那么这次我觉得我们国资委提出要给国企去做市值管理,而且要把市值管理考核指标纳入负责人业绩考核。这样一来,A股市场上的国企股价,可是直接影响国企高管的乌纱帽。你管不好股价波动太大,就意味着乌纱帽不保,所以这下会给很多国企老总带来压力。

因为很多国企老总不熟悉市值管理业务,他可能对企业实体推动发展,会有充足经验,但让他去做市值管理,原来这可能是国企董秘来操作的事情,但现在国企老总必须要懂得资本化运营,懂得市值管理的一些方法,对国企干部来讲,我觉得要求是比较高的。

从这些政策释放的信号,我们能够感受到国企未来在A股市场上恐怕要掀起较大的涨升浪潮了。我似乎感觉到国企的海浪正在迅速向我们扑来,我们能够听到远处的潮汐声,海浪声,正在向我们走来。

【博弈不是一个回合的问题,是数次心理较量】

节前剩下的十几个交易日,大家一定要对整个2024年行情做一个充分展望和预期,而不是在这个地方再骂娘。

我昨天说,如果2700点这个位置可以判定为底部,不管市场有什么样的反复,你都不要介意,不要有极度恐慌,甚至不要再继续躺平。

你需要站起来博弈,市场不会因为你的情绪化谩骂、恐惧,不会因你个人情感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个市场实际上是冷冰冰的,在资本博弈中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你承受不了要躺下,那是你的事情,市场并不一定按你的意志选择方向。

所以市场破了3000点之后,这次二次探底下来,每破100点市场情绪就会发生激烈变化,尤其是破掉2800点时一片骂声,连我们前期主张做多的胡锡进也有点支撑不住了,大家心理承受能力到了极限,尤其是今天下午开盘后,明显大家有崩溃的感觉。

随着股指急速下探,大家会有一种好不容易刚刚建仓,这次又要被埋进去了,一种极度愤怒的感觉,但市场绝不会按你的意志行事。

我曾经说过,你进入到市场是来博弈的,你说我是来做投资的,投资也是一种博弈,因为你在不恰当的时间买入合适的股票,也可能会输。当然你在不恰当的时间买入不恰当的股票,会输得更惨,你只有在恰当时间买入恰当的股票,才会没有太大损失。

所以对我们来说,把握进场时间非的重要,如果你把握不好,就有可能跟价值型股票错失良机。

也就是说,有时候市场博弈是比较残酷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比如:当下的市场,多空较量很残酷,不来几个反复,怎么能叫博弈?

所以建议在座各位,去读一下《博弈术》这本书,尽管大家会觉得枯燥,但我认为博弈是勇敢者的游戏,越是在你恐慌时,你越应该逆向思维站起来。

昨天我一个朋友跟我说,实在撑不住了,现在跳楼的想法都有,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作为投资顾问,面对上午的疯狂打压,我们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

但这次下跌我告诫朋友,当市场下跌到极端让你恐惧时,你采取反向思维的方法,鼓励一下自己,表现得坚强一点。

所以我的朋友从昨天到今天,真的就表现了极大的对抗心理,博弈就是一种对抗,你知道吗?关键时刻,你就要有这种对抗的想法,越恐惧你告诫自己,我就要和你对抗下去,这个时候你倒有可能会迎来转机。

所以今天下午真的是行到水穷处了,马上2700点被破了,13:30之后就坐看云起势,应了这句话。

我讲这些是想跟大家说,我不认为2724点这个位置上没有反复,但希望大家在底部区域要打起精神来,不要躺平,要勇于博弈,而且要以强大的自信心和对抗能力给自己打气,要与市场博弈,市场不会可怜那些主动卧倒的人,市场也不会可怜那些没有能力参与对抗的人,市场只会淘汰弱者。

我曾经给朋友讲过一个故事,在他特别难过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学校参观,正好赶上两个班级拔河,他们就说要不你也参与一下,我说行,其实我跟这个班级的同学都不认识,我就随便选了一个离我近的班级参与拔河了。我在最后拿起了绳子,也不知道两边到底谁的力量更强劲一些,我就是重在参与,结果哨声一响,没有两秒钟,我所在的班级就被对方拔过红线了,当时我在想这么不幸运,这么快就输了。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勇气,在我们还没有放下绳子,一霎那间,我喊“123”,结果奇迹发生了,我们一下子就把即将取胜的对手又给拉了回来,然后我们赢了。

事后看一下,我整个的胳膊全都被绳子拉青了,那时候都不知道疼,皮也破了,但我们赢了。我在想我们是怎么赢的呢?这里有一个最大的心理因素,就是当对方感觉到他们已经成功时,实际上对方的气是泄掉了。而这个时候失败方如果能运起气来,在放下绳子之前重新再做一次努力,就有可能把战局挽回来,从此我就懂得了博弈其实不是一个回合的问题,博弈是数次心理较量。

大家想想,这次市场从3000点再次往下回转,不断进行诱空时,这种博弈的过程其实是挺残酷的,反复试探大家底线,拉起来又打下去,打下去后又拉起来,然后再打下去,这个过程很煎熬,这个是在我们预期中的,所以我在2024年第一期天瑞资本圈中,告诫大家,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经历很多不确定性,我们要做的就是稳得住,挺得住,要有不被打败的博弈心理。

我可以错,但不可能轻易错过,不要轻易认输,打倒了再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博弈中增长自信,如此,感觉自己来股市不是来捡便宜的,在股市中是来做投资的,要为我的投资负责,所有跟投资有关的要素,你都要去把握。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世界上所有的投资大师,他们都是心理博弈高手,所以会成为大师。为什么很多散户投资者会在市场中有很大损失?主要是心理问题,认输了,从而也就输了。

【即便市场再有反复,也是底部区域】

面对今天市场,我感觉到风险已经释放了90%了,那还有没有可能有击穿2700点的情况出现?我觉得任何可能都有,但我告诉大家,在目前这个阶段,你一定要顺势而为,什么叫顺势而为?就是涨的时候不要后撤,一定要跟着;退的时候你也不要后撤,你要跟买,越跌你越买。从目前国资委、证监会,包括国务院出台的所有的政策性的会议精神,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地方即便是再有反复,都是底部区域。

大家说3000点是底部区域,现在已经到了2700了,还说是底部区域,确实是这样,我们要告诉大家,最近10年来,3000点上下500点都是一个巨大箱体,都可以被认定为A股的底部区域。

在1000点的空间中藏着的就是中国股市的一条龙,一条卧龙隐藏在上下1000点的大的箱体底部,你相信吗?不是箱体上面没有水,而是龙不愿意出水,一直在藏着,大家说为什么要藏着呢?原因很多。我想最大的因素是中国资本市场,和西方的资本市场从设立之初就有很多规则上的不统一,首先是性质,中国资本市场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再有就是中国的国企有很多都是没有全流通的,所以在过去的一个阶段,要解决国企全流通问题,这条龙不得不在底部趴着,因为这个问题好大,让国企市场化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而国企能否经得起市场化?

让它真正市场化后,国企有没有风险,这都是很重要的课题。所以必须要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让他真正能为国家经济发展形成有效支撑和助力时,我估计这个龙才愿意露出水面。

2024年面对着国际局势的纷繁变化,百年变局在2024年将会愈演愈烈。而恰好在2024年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龙年,所以龙年开头特别重要,龙头是昂起来的,一整年龙运都是往上走的,所以为了能够让龙年中国乘着龙运而上,管理层也绞尽脑汁,在节前就不断地向市场释放政策利好,释放流动性,给投资者打气,增强信心,就在这三天,这些事情都在频繁操作,不断落地。所以我告诉大家,节前恐惧可以暂时消失了。

国家说了对于所有财务造假行为,要把牢底坐穿,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所有的转融通问题,严肃查处。你用杠杆资金进行融券,然后去归还老的融资债券,口子基本上被封锁了。不允许你用新的杠杆再去购买新的证券,然后归还老的融券。这样一来,实际上转融通业务已经被打残了半个身子,不是说不允许,而是你的杠杆的发挥的效应大打折扣,也就是你愿意融资可以,但要融新的品种,不能在一个品种上反复融资卖空。

大家可能会说外资现在是不是不稳定因素,外资会不会恶意的做空中国股市?我觉得这个位置上,外资并不是想要恶意做空,我是这样来理解的。从3000点上方,估计外资就已经嗅到了中国资本市场低估值诱人的香味,3000点上方外资就在抄底中国的核心资产,从3000点开始形成多空博弈,很多散户以为这是外资把中国股市打到了2600、2700位置上,你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想,是通过这种打压把想要抄底的外资给碾压出去。

有些外资想要抄底中国的廉价筹码,比如:美国通过大量的发行美元,不断加息收割全世界资产。结果在中国不但没有收割到,还相反被中国市场进行了数次碾压,其资本折损后退出市场。有些外资比如贝莱德的掌门人会说中国资本市场糟糕的很,实际上不是中国资本市场糟糕,而是在这场低估值资产收割战中,中国不愿意让他们来收割的,怎么办?所以一场残酷的资本碾压战就在3000点上下500点开始了博弈。

中国资本市场70%是散户投资者,大家并不清楚博弈双方的实力,甚至不清楚博弈双方的目的,所以上涨的时候,大家也是稀里糊涂的跟,下跌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的抄,反正是稀里糊涂的在上下500点的箱体内,大家被撞的头破血流。

多少散户在这期间是从失望到绝望,我觉得任何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不要以为进入市场,大家就会顺利获得廉价筹码,从而得到理想的投资收益。哪有那么简单呢。

【2024不要放弃国企改革优质筹码】

上周四,我参加2024年中方信富策略年会。

主持人问我,你在2023年初,把A股全年投资策略定为数字经济,整个2023年数字经济果然出现了强势上涨,多个数字经济板块的热点都翻倍,甚至是翻几倍的行情。

那么对于2024年,你又是怎么看待主流热点和发展趋势?我说2024年是特别突出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转好了,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讲,我们就会有胜出性的突破式行情。转不好,当然我们也可能会继续在底部蛰伏,甚至有更大风险。但我坚信中国的国运,所以我更加相信2024年国资改革的主升浪行情,很可能会在龙年,成为拯救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头戏。

我曾经说在中国资本市场,大家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要紧盯国资改革低估值蓝筹主线。

另一条腿当然是创新科技成长主线。2023年中国股市我觉得是创新科技的春天,新能源虽然调整,但数字经济大放异彩。即便到了四季度新能源反弹,大家也没有等到核心资产的报复性反转,相反从国家提出提振中国资本市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时,你会发现核心资产股票一而再,再而三的跌,整整半年之多,很多股价已经跌到了让我们感觉到不可理喻的程度。

比如:东方财富,在券商里ROE数值是最高的,甚至比中信证券还好,但它从几十块钱跌到十几块钱。

大家会感到这个市场在背离价值投资走势,因为连巴菲特在选取标的时,都要把ROE指标作为重要的参考工具,而我们很多ROE指标非常靠前的核心资产龙头股,在最近半年中没有丝毫上涨的愿望,股价一跌再跌。

今天中方信富研究院做了一组数据统计,发现从2023年到现在,核心资产股票平均跌幅在60%。很多投资人和机构为什么出现损失?因为他们认为核心资产股票调整0.382足够了,结果到0.382这个位置大家去抄底,换来的是什么呢?这些核心资产股直接向0.618的黄金分割位跌去了。

所以这就是A股最近半年出现较大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大家不理解,原来核心资产股票被炒上天,外资也炒,中资也炒,散户也跟着炒,而现在怎么就不值钱了,是企业不行了,还是投资机构不行了。

当然我觉得随着三年疫情,包括国际金融市场激荡,中国反腐,这些问题可能都会影响中国核心资产价值,都会影响估值,但也不至于让它在接近50%下跌空间后,还有继续下跌的趋势,我觉得再继续跌就有点不正常了。

如果中国一线品牌最优秀的公司,都不能成为资本市场可长期投资标的,那么试问中国资本市场还有没有值得投资的价值?所以我经常在想,核心资产应该是中国宝贵的资本财富,我们做价值投资,必须要盯紧这些标的,但需要排除市场干扰,在合适时间抄底核心资产。我们敢说在核心资产这些股票普遍跌幅达60%时,已经具备了长期投资价值。

所以我曾说过,原来中国核心资产股在市场化条件下,不一定是国资概念股,混合所有制股权比较分散。

但是大家想想过去三年深化国资改革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国资通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对于很多核心资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进行了重新梳理,所以不是说核心资产企业出了问题,而是在并购和重组中,价值被压到了最低程度。

为什么要对核心资产股进行并购重组?原因很简单,如果中国资本市场要有一次大规模突破性反转行情,国家又要A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形式而存在。

接下来你们要看到国资如何在资本市场上做大做强做优,是通过资本化手段来使得国资做大做强。

所以我今天告诉大家,国务院和国资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国资重视像现在这样强,要求国资高质量发展,做强做大做优,靠什么?当然是靠资本化发展路径。

所以我们早就说过A股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主战场,这个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要落到实处。

中国的资本市场设立之初,就存在着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区别,而中国资本市场又和人民币汇率、债券市场相互连通,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全面对外开放,都是动一发而牵全身的作用力。

我觉得如果真的要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需要有自己的话语权,需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需要真正有自己的价值所在。

所以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我们不能不说中国获得了巨大发展机会,这是资本推动的,也是科技助力的结果。

问题是在中国建立健全了工业体系,并且未来在数字化产业发展作用之下,向智能制造和高端制造发展中,我们要把话语权交给外资还是留给国资,我们是跪着给人家做世界工厂,做奴隶,还是自己把自己变成制造业强国。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知道答案。

我这几天在研究西方经济史时,发现一个规律,大英帝国崛起,英镑在19世纪成为全球主要货币。美元在20世纪成为全球主要货币,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工业化程度比较高。大家知道英国是在18世纪有了瓦特发明蒸汽机,然后工业化革命开始后,大规模制造了工业化产品,包括武器,所以英国才变成强大的殖民国家,通过贸易掠夺大量财富,使得英镑成为全球流通的货币。

后来通过一战和二战美国把世界变成了它的加工厂,通过了金融手段运营全球工业化生产关系,所以这些年来美国实际上它本土的工业化程度不高,因为它80%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于金融业,它通过掌控资本掌控全球,所以它的很多工业基础不是建立在本国,而是建立在他国。

比如:中国,因为有廉价劳动力。哪个地方廉价就在哪个地方建立世界工厂,这倒成全了中国。

我们在改革开放几十年里,在600多个工业门类中,完成了500多个工业品类建设,应该说我们的工业体系在40年中搭建的比较完整,所以到了20世纪末,我们就已经露出了制造业大国的风头。到了21世纪,在2020年之前,中国就已经变成了世界工厂里的第一制造业大国,从而变成了第一贸易大国。美国当然害怕了,只要一个国家取得了工业制造主动权和贸易主动权,无疑就会成为世界货币主宰者。

这是历史规律,无论英国还是美国崛起,都是因为把握了制造业和贸易话语权,所以中国想要在这个世纪强大,基础是有的,因为制造业比较发达,如果再能赋能数字产业来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无疑中国强大未来可期。

所以在中美博弈中,看似在进行贸易博弈,在进行科技博弈,实际上都是为了把中国现存的制造业能力和贸易市场份额快速削弱下去,从而避免人民币快速崛起。当然历史车轮向前发展,你想再倒回去,是很困难的。

也就是说,如今中国制造业强大是中国人吃苦耐劳,韬光养晦的结果。只要坚持下走,顶着压力往前走,未来人民币会有较大发展机会。因为我曾经说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为什么国家已经有了自己的国运,如果我们空喊口号,我觉得大家喊着喊着就没有信心了。如果我们发现规律,才能看到希望,这样才能增强信心。

所以国企这次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崛起,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从制度上、法律上、规则上、管理上都应做更加完善的设计,而不是贸然去做一些事情。讲这么多,我想告诉大家,国企主升浪行情不是谁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中国资本市场顺应时代发展,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的市场策略就不要盲目将自己的资金全部投入创新科技成长小盘股上。

前期可能你们的主要注意力全都是在这些方向上,而真正大盘崛起时,低估值蓝筹携带着国资廉价筹码开始拉起来时,大家会觉得不可理解,我手里根本没有这样的筹码,为什么要拉这些筹码都是垃圾,那你就out了!

今天我在资本圈交流,就是想告诉大家,低估值核心资产,低估值国企改革优质筹码,其实都是价值性筹码,是确定具有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的标的,你需要纳入自己2024年投资组合中,不要轻易放弃,甚至不要连参与的想法都没有。

我们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在这次防守反击的节前大反攻中,大家对于金融、地产,包括消费、军工等核心资产票,要及时下手,参与一波估值修复上涨,平均分配自己手中的资金,当进则进,当止则止。

如果市场在节前能够有一波冲击波,这也是市场在龙年到来之际给大家送来的又一个大红包。龙头行情可能提前发动,但大家不要预期过高,至少可以在这里打消一些比较晦暗的情绪,不要有更多恐惧,阻止大家向往美好未来的心情。

好,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说这些。

(本文根据《一年一度瑞财经》演讲整理,作者张松(天瑞)系中方信富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中方信富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
中方信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