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再迎政策大利好,工业母机方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二级市场上,华东数控、国机精工、夏厦精密、山东威达和江南新材收获10cm涨停。
消息面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其中提到面向工业领域老旧设备改造需求,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支持企业集成应用感知、控制、执行等智能部件,改造提升一批老旧、低效、高能耗的在役装备。面向国防军工和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重大项目,突破一批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检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矿山深部安全开采装备等智能装备。
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工业母机产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母机规模已从2019年的6313.62亿增长至7128.86亿,2025年预计突破6500亿元,2029年有可能超过8000亿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风口,如何把握工业母机的机会呢?哪些企业值得重点布局?
工业母机,也被称为工作母机或机床,是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包括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等,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是构成现代工业的心脏,也是机器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品之一。工业母机为各类工业提供各种机械设备,其制造业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出台系列持续性政策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政策力度进一步强化,从目录鼓励、产需对接、地方推进到资金支持多管齐下;随着设备更新需求释放、政策效果显现,叠加行业更新周期与新兴产业发展,中高端数控机床需求持续增长,机床企业业绩有望改善,同时产业链协同、供需对接、自主创新及重点领域服务等能力也显著提升。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为核心零部件,包括数控系统、机床主体、传动系统、电器元件、辅机及耗材;中游环节是工业母机的制造过程,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特种加工机床等;下游为机床的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制造、工程机械、3C电子、电力设备、船舶、航空航天等。
目前国内工业母机行业呈现“中低端市场产能过剩、价格竞争激烈,但高端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的特点。在国家相关战略和专项扶持计划驱动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未来在制造升级、自主可控及政策刺激的推动下,工业母机将迎来突破机遇,哪些核心龙头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