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 12月10日,在重庆市委金融办指导下,由清科创业和投资界主办、渝富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在重庆启幕。重庆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周和华在会上介绍了重庆全市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情况。
股权创投行业稳健快速发展
周和华表示,近年来重庆股权创投行业生态明显向好,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杠杆作用明显增强。
从市场主体看,重庆现有股权创投管理人113家,位列西部城市第3位。近3年,新增备案股权创投基金135只,占重庆市基金总量的30%,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从行业结构看,重庆股权创投基金以成长基金为主,早期基金、创投基金、成长基金占比长期保持在1:2:7的比例;在“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政策引导下,创投基金占比从2019年的17.9%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7.9%。
从出资来源看,重庆33家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人,通过和市场投资机构深度合作,共发起私募基金产品192只,规模1203.3亿元,占重庆私募股权基金总规模的70.4%。
从投资偏好看,重庆股权投资市场重心逐步向现代制造业集中。目前,重庆投资活跃度排名前5的行业依次为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汽车产业。
从投资成效看,股权创投基金在渝投资项目1499个,金额1572.8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项目865个,数量占比超57%。通过基金投资,成功培育山外山、西山科技、智翔金泰等多家上市企业。
“募投管退”全链条服务持续优化
据周和华介绍,重庆近年来着力实施“募投管退”全周期服务,以有效提升股权创投行业的获得感。
在扩大供给方面,重庆相继成立了2000亿元的产业投资母基金、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200亿元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母基金,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开展上下游投资。
在畅通投融方面,建立适合基金投资的“项目库”,将全市7565家高新技术企业、31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纳入其中,重点关注高校孵化、有核心竞争力、有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最终形成20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
在优化管理方面,建立综合研判会商机制,优化私募机构注册流程和速度,7个工作日内完成研判工作。出台私募基金投资奖励政策,按照投资科技型企业1%金额的奖励标准,已累计发放29笔共1247万元奖励资金,撬动18亿元股权投资。深化“双Q”试点工作,畅通资本跨境双向流通,目前重庆10只QDLP试点基金规模已突破10亿元;52家QFLP试点企业累计到位资金近80亿元。
在助力退出方面,重庆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助力基金被投项目通过IPO退出,近5年新增上市公司30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近1/3,上市步伐明显加快;同时,通过并购重组政策宣导暨产融对接会,发布了并购项目手册,推动企业加快并购重组。
同频共振 厚植发展动能
据了解,重庆市高度重视股权创投基金行业发展,引导股权创投机构全面融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和“智融惠畅”工程。周和华表示,未来重庆同各方机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合作共赢:
一是在培育优质项目上双向发力。支持股权创投机构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开展深度研究,寻找优质标的、挖掘投资价值。重庆将向投资机构开放备投项目库,定期发布科研动态与投资指引,增加股权创投基金项目供给。
二是在促进基金合作上双向发力。支持更多头部股权创投机构与重庆市、区两级产业母基金合作,落地一批具备招商性质的“母子”基金,精准招引链主、链长企业,招引项目上市后双倍认定返投比例,推动“以投促引”“产投结合”。
三是在打造科创生态上双向发力。支持渝富集团、科创投集团、两江产业投资集团与清科集团等综合服务机构对接合作,建立人才交流机制,为重庆培养“懂产业、懂资本、懂管理”的基金专业人才。加强与西部创投中心、渝北基金小镇、明月湖基金小镇等基金聚集地合作,通过联合举办活动、基金招商合作等多种方式,提升聚集地市场化活力和吸引力。(刘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