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内容
保险业如何为新能源汽车保驾护航
2025-11-05 10:07:24来源:中国证券网
分享到:

从年产百万辆到年产突破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及充电桩数量均稳居全球首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在这片广阔的蓝海中,保险业如何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双向奔赴?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中欧保险创新论坛上,来自金融监管部门、国内外保险与汽车行业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这一时代课题。

深度融合:共建风险定价新生态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背后,产业深度融合的需求日益凸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险车合作”正迈向新阶段。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指出,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具有很好的基础条件,保险要主动顺应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趋势,发挥独特的作用。他强调,保险业应通过多元化风险保障、跨周期险资支持,助力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质效、拓展服务外延,满足民生需求。

论坛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算师协会、汽车工业协会及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共同签署了促进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周亮表示,此举将有力推动车型综合分级体系建设,助力实现更加精准的车险定价,优化车辆安全设计与维修成本,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车型综合分级制度,涵盖车辆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流通性等多维指标,将有助于我们在厘定保险产品费率时,更精准地评估车辆风险水平。”中国精算师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表示,通过分析结果的反馈,也可助力汽车企业明确整车设计的优化方向,完善零部件供给体系。此外,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分析体系,能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提供通用的风险评估理念,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58%。据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再保险司)司长尹江鳌介绍,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商业险投保率达91%,比燃油车高6个百分点。他预计,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将达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30%。

尹江鳌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智能化”与“绿色化”的交汇点,这两大趋势正深刻重塑保险业。一方面,智能化趋势将催生出更多的风险保障需求,推动保险的责任界定、精算基础、商业模式等发生变化,这需要保险业升级传统保障模式;另一方面,绿色化趋势将使我国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保险业要研究绿色化趋势对经济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从投资、生产、消费、出口等方面谋划风险保障、投融资和风险减量等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

对症下药:破解“高赔付率”难题

尽管市场蓬勃发展,但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仍面临现实挑战——出险率和赔付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如何有效降低风险、控制成本,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张晓蕾表示,新能源车险目前存在“投保难、保费高、承保亏”的问题。“车险费率回溯分析结果显示,新能源车险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左右,但新能源车险的保费仅是燃油车险的1.7倍,达不到2.2倍的水平。新能源车险的保费无法覆盖其风险成本。”她表示,新能源车险车均风险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是出险率较高,新能源车中营运车和新车占比较高;原因之二是维修门槛高、配件供应链相对封闭,导致理赔金额居高不下。

据周亮介绍,目前,保险业已承保新能源汽车超过4000万辆,并通过梳理137个赔付率偏高车型的赔付情况,为车企优化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深圳比亚迪财险副总经理李如意分享了来自一线的洞察:“我们发现,在新能源车维修中,大灯的更换成本占比最高,达到整体配件金额的15%左右。”针对这一痛点,比亚迪正积极推动“分拆化维修”方案,聚焦售后环节中的高频、高价值零部件,变“整体更换”为“精准修复”。目前,该方案已覆盖30余款车型,累计为车主和保险公司节约了3亿元的维修费用。

扬帆出海:护航中国车企全球征途

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高歌猛进,更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32万辆,同比增长52%。

“中国车企通过海外投资建厂、产业联合等方式加快欧洲本土化布局,双方保险机构与车企也强强联手开展深度合作。”中国人保集团总裁赵鹏表示,比如,中国人保与安盛集团联合打造跨境车险方案,安联集团与国内车企开展欧洲市场合作,这些合作推动保险业成为拉紧中欧协作、护航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中国人保积极对接国际,推动新能源车险、清洁能源保险等绿色项目“出海”,加强绿色金融相关标准的制定与研究。论坛上发布的《绿色保险环境效益测算方法学》,正是该公司在绿色保险“价值量化”领域的探索尝试,旨在为全球行业标准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石合群表示,面对新能源车海外运营面临的复杂风险环境,该公司正构建“风险共担、服务本地、数据驱动”三位一体的保障网络。目前,已在东南亚、中东、欧洲等重点市场,与当地头部保险公司、维修服务商及救援机构形成本地化服务闭环,实现快速响应的跨境服务。此外,在风险定价领域,平安“多因子国别风控模型”针对不同市场的特殊风险场景进行精准建模。例如,在中东地区重点评估高温对电池安全的影响,在东南亚则会重点考虑积水、道路拥堵、驾驶习惯等风险。这种“一国一策”的精细化风控方案,有效帮助中国车企降低海外保费成本,提升理赔满意度。


中方信富公众号
更多资讯关注
中方信富公众号
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