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再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先后出台三份政策文件,从准入、监管、财税等方面支持再保险机构业务人才等在上海集聚。
他提到,机构的集聚初具规模。上海保交所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积极推动再保险运营机构入驻登记交易中心,截至2025年3月末,已经有22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再保险经营机构在上海临港设立。
他表示,登记交易业务平稳起步。登记交易中心出台了8项业务规则,推出标准化的合同文本,建立交易编码制度,保障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据他介绍,再保险运营机构推动信息登记和场内交易,实现跨境资金便利化结算。目前业务起步比较平稳,登记交易中心再保险业务的登记规模已经超过1100亿元,今年登记金额和交易金额有望跃上新的台阶。
“从我们国家再保险市场两个主要指标来看,再保险发展空间比较大。”他说,一个是再保险市场排名,2024年我国再保险市场规模大概316亿美元,占全球再保险保费规模大概3.5%,排在全球第七位。但我国直保市场规模大概8000亿美元,占全球直保保费规模大概11%,居全球第二位。
他还提到,另外一个指标是再保险渗透比例。2024年,我国再保险保费占直保保费比例大概4%,全球这一指标大概为12.5%,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他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还将持续强化与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等协调配合,积极推动建设要素集聚、业务集中、交易活跃、规则完善的登记交易中心,支持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再保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