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雁争)随着国内算力产业从“野蛮生长”迈入“理性深耕”阶段,头部企业的战略布局与行业判断备受市场关注。近日,超智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盛子秋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详解公司战略布局,并预判具备“设计先行、软硬协同、生态扎实”的企业将凸显长期价值。
超智算坚持“聚焦核心产业集群”布局,锚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盛子秋表示,这些区域集中了真正的AI应用企业与场景爆发点,能为高端制造业、互联网企业提供“高质量、低延时、高效率”的算力支撑。
今年公司已完成北京大兴算力中心收购,全新算力中心破土动工,年内目标将可容纳4000台机架的算力中心填满,目前两大头部互联网大厂订单已锁定,上架率达95%,剩余5%算力开放给下游生态伙伴。公司还与百度、京东、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签订长期框架协议,年度流水与利润增速稳定在15%-20%,处于行业较好水平。长期规划上,3年内将在上海、张家口、广西布局算力机房,建成国内首个20万卡超级集群,目标上架率突破98%;5年内将在云南、广西打造生态示范园区,实现园区零碳自热循环。
市场开拓上,超智算采取“传统产业AI化与新创企业场景挖掘齐头并进”策略。头部大厂目前贡献70%-80%算力需求,是企业立足根本;中小应用企业的增长性与潜力则是重点储备增量。公司通过举办生态大会、开放算力资源,将初创企业纳入生态,提供算力与软件调度能力,与中小企打包“组合拳”投向市场。在制造业,已为企业提供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检测等定制化方案。同时,公司组建专业工程师团队,提供“算力软件协同+算电协同”整体方案,以“工程师精神+企业家精神”双轮驱动,区别于传统智算企业。
出海规划聚焦东北亚与东盟,日本市场是重要突破口。盛子秋称,公司已启动日本市场前期筹备,计划借鉴万国数据在日建设万卡IDC经验。此外,将布局尼泊尔,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服务算力中心热循环与芯片出海;在广西依托海上风电建设10万卡超级集群,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以及越南等东盟国家。
对于今年算力投资“降温”,盛子秋认为是短期调整、长期利好,前两年GPU价格翻倍、盲目扩建乱象缓解,市场转向“拼质量”,为优质公司整合资源、夯实生态提供窗口期。
她认为,算力行业第一轮洗牌已完成,现金流不稳、生态薄弱企业退出,存活企业需同时抓住大厂“基本盘”与中小企“增量盘”。算力需求呈“上涨”趋势,未来将有更多“踏实做事”企业存活,而非简单龙头垄断。
投资标的选择上,盛子秋强调三大核心指标:一是“设计能力”,算力中心需提前5年规划,覆盖供电、热能、零碳标准等;二是“技术前沿性”,关注高压直流等新技术对能效的优化及落地转化效率;三是“软硬协同团队”,保障基础设施稳定与增值服务能力。